顯示色彩的奧秘 v0.3

標準的色彩空間

在了解Raw的運作原理,以及白平衡對於色調的影響之後,接下來我們要從色彩空間說起,色彩空間(color space)的標準始於國際照明委員會(CIE)在1931年經過一系列的實驗與嚴謹的數學方法所定下來的,稱做CIE 1931 XYZ色彩空間。

有關這個色彩空間是如何建立起來,有興趣的人可以去參考維基百科或去網路上搜尋,簡單來說,這個色彩空間裡所包含的色度資訊是人眼所能辨識的範圍,而印刷、以及螢幕的顯示則大多遠小於這個範圍。這也隱含一個意義--就是色彩是有「標準」可依尋的,雖然你看的紅色與另外一個人看的紅色可能稍稍不同,但是就電磁波的波長來說(光是一種電磁波),他們是一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CIE 1931色彩空間是以波長來定義邊界,有了這樣唯一的定義,跟顏色有關的準確度就是儀器測量的問題,而不會受到人的感知所影響。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17_colorspace1.jpg

(圖) 可以看到最大的馬蹄形區域就是CIE 1931色彩空間,他的邊界是由光的波長定義,單位為nm,而內部所畫出的各種多邊形,分別是sRGB(白線)、Adobe RGB(黑線)與CMYK(虛線)的色彩空間範圍,也就是他們的涵蓋範圍。

前面說過螢幕與印刷品的色彩空間均遠小於CIE 1931空間,我們可以從圖中得知,色域的涵蓋率分別是Adobe RGB大於sRGB,而CMYK則是介於其中,其實還有非常多色彩空間,但是對於數位攝影來說,最重要的色域空間是這三種。

sRGB是1996年HP與微軟制定的,為的是替Windows系統以及他的週邊硬體(掃描器、印表機、螢幕等)制定一個色彩標準,然而sRGB並不能涵蓋印刷的CMYK色域,因此1998年由影像處理軟體大廠Adobe推出了完整涵蓋CMYK的Adobe RGB,從圖中也可以看到,同樣是綠色,四種色彩空間的表現都不同,從一個大的色彩空間轉換到比較小的空間時,就會出現色彩對應的問題(rendering intent),這個在之後介紹ICC Profile之間的轉換與對應時會提到。這邊我們所要強調的,其實是無論如何,數位照片都是不可能忠實還原實際景物的色彩,原因就是來自於色彩空間的轉換。

那麼,是否色域愈廣愈好呢?其實不然,色域愈廣,愈容易出現階調的不連續,這是因為現今大部分的作業系統都還是停留在8 bit色階(例如R/G/B通道分別都是256階),此外,廣色域的校色並不容易,校色所需的色塊數目也更多,而現今大部分的影像與設備都還是以sRGB為主。

sRGB還是Adobe RGB?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18_colorspace2.jpg

(圖) sRGB與CMYK色域互相覆蓋的情形(左),以及Adobe RGB與CMYK色域互相覆蓋的情形(右)。

幾乎可以說,Adobe RGB是為了涵蓋印刷的色彩空間而制定的,從右圖可以看到,沒有覆蓋到的部份僅有右邊一小塊,而sRGB則有一大部份無法覆蓋(左圖B區塊),但是這並不表示Adobe RGB就比sRGB更好,而是必須以作業流程來決定。假設今天有兩個圖檔,一個是sRGB,一個是Adobe RGB,兩個都要轉換成CMYK並印刷出成品時,sRGB在轉換過程中,沒有辦法利用到左圖CMYK的B區域,同時A區域的轉換將有些許失真,也因此藍色與紫色的部位在轉換成印刷品時,將與螢幕上看到的有些許不同。而對於Adobe RGB來說(右圖),雖然能夠完整發揮出CMYK的所有色域,A與C區的顏色轉換卻會出現失真,換句話說,sRGB轉換成CMYK的缺點是無法完全發揮CMYK的全部色域,但是Adobe RGB轉換成CMYK卻可能有更多色彩的失真,這是以後製與輸出的「一致性」來看待這個問題,因此並不是色域愈廣愈好。

聰明的您可能會想到,sRGB一開始不就已經大大的失真過了呢?因為他的空間明顯小很多,因此這就跟作業流程有關了,如果從Raw資料開始就採用sRGB,相當於在一開頭就先造成色彩的失真現象,但好處是之後調整白平衡與色彩等,以至於到印刷輸出成品,影像後製的一致性將比較容易維持,相對來說,Adobe RGB在最後一個成品階段(無論是轉換成sRGB或是印刷出品)都會再一次經歷差異比較大的色彩空間轉換,這就是廣色域目前面臨的一些潛在的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用一個道路的車速來比喻,一個車道的車速,並不是由速度最快的車,而是由速度最慢的車所決定的,這個車道就好像我們的作業流程,而速度最慢的車其實就是採用sRGB為標準的作業系統,這樣的瓶頸效應其實隨處可見,因此與其去追求較高等級的規格,不如回過頭來把最低規格的東西做到位,這也是我們必須經常牢記在心上的一件事。

現在有愈來愈多螢幕都支援廣色域(Adobe RGB),數位相機的設定選項裡也可以切換sRGB或Adobe RGB,那麼我們該不該使用Adobe RGB呢?我的建議是,先搞好sRGB再來考慮Adobe RGB,而不是使用了廣色域,卻因為沒有適當的校色或軟體支援而弄巧成拙,到頭來變成白忙一場,如果我們把廣色域螢幕切換成Adobe RGB模式,只有真正支援色彩空間轉換的軟體,同時影像本身還要內嵌正確的色彩定義(sRGB或Adobe RGB)才能夠正確顯示顏色,而這類軟體通常是非常少數,例如Photoshop等,其他軟體,甚至是視窗介面本身的顏色與影片播放都可能會產生色彩失真,如果真的想要進入廣色域的領域,最好將Adobe RGB的系統獨立出來,並且每個環節都要做到位,同時保有一台單純的sRGB作業環境與系統。

螢幕校色的必要性

對於螢幕校色,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因為別人的螢幕都沒有校色過,所以我的螢幕校色的意義不大」。不過我們先把使用影像的人區分成兩類,一種是觀眾,也就是點入網頁或網路相簿觀看您照片的人,對這些族群而言,螢幕校色的確是沒有什麼必要性,也沒有明確理由去要求所有人都去探討顏色的精準度。另外一種人,就是從事影像處理、設計、以及修正、後製照片的各位,由於這些作業牽涉到色調的修正與改變,遵循一個「標準」將是非常重要,想像一下,各位的螢幕總有一天將面臨老化與故障等問題,等到那個時候添購了新的螢幕,才發現先前累積的大量照片與花了眾多時間去調整的影像色調都變了樣,或是色溫完全不對,對於不斷累積照片的使用者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因為這很可能代表當年那些調整照片的心力全部都白費了--只因為螢幕沒有校正,而新的螢幕又不確定他的色溫落在哪,持續下去只會不斷歷史重演。對於平常完全不處理與修正照片的人來說可能沒有差別,頂多就是照片看起來有些不同,但是對於平常至少會修正白平衡、飽和度的人來說,至少要將螢幕校色過才能讓這個動作產生意義,不然寧可不要浪費時間去更動任何色調。

螢幕校色的標準

目前電腦系統有兩大色彩空間,一個是sRGB,一個是Adobe RGB,經過前面的解說,各位應該了解到sRGB的校色絕對是要優先進行的,也足以應付幾乎所有的情況,雖然他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沒辦法完全利用CMYK的所有色彩,以及從Raw資料轉換初期就因為色域空間較小,造成色彩相對於Adobe RGB失真更多(但也只有那一次),好處是之後的後製、色彩調整、影像輸出可以維持最佳的一致性,而這個「一致性」就是我們校色的真正目的。那麼我們來看看,要符合sRGB標準必須要俱備的條件:

  1. 白點,也就是white point的色溫必須接近6500K。
  2. 亮度接近120 cd/m^2。
  3. Gamma為2.2。
  4. 色彩的差異(color difference)愈小愈好,通常是以Delta E表示。

通常愈符合前3點,最後一點更容易達成,另外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必須要釐清,就是校色是屬於一種破壞性的過程,他不會讓螢幕顯示的畫面更楚楚動人,光彩鮮豔,只有可能看起來更平淡,甚至出現色階不連續,也就是說,經過校色的螢幕或設備會出現程度不一的色階損失,而這點就是我們判斷這個螢幕適不適合用來校色與作為美工用途的重要指標。一個色彩艷麗飽和的顯示設備,在校正(將加料的部份還原)的過程反而有可能丟棄掉更多色階。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01_cal_results1.png

(圖) 螢幕校色的最終成果:白點(white point)色溫接近6500K,亮度接近120 cd/m^2,愈接近sRGB標準,而對比愈高,細節的呈現愈好。

上圖是筆者螢幕的校色結果,要完全跟sRGB標準一模一樣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時,每次開機時,螢幕的亮度與色溫其實都會稍稍浮動,這是任何螢幕都有的現象,而我們所希望的是愈接近sRGB標準愈好。

另外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螢幕呈現的對比達3172:1,這其實是很不錯的結果,這是因為LCD螢幕採用的是背光源,也就是液晶面板後面有發光體,即使畫面顯示為純黑,還是會有些許光線漏出,因此大部分液晶螢幕的黑色亮度都壓不下去而造成對比度不佳,對比主要是跟細節有關,例如一個影像的銳利度,甚至是比較鏡頭解像的分辨率(MTF),其實都是用對比來判斷,對比愈高,色階之間的分辨能力會愈好,也會讓細節的表現比較好,不過這個與色彩的後製關係弱了些,對觀賞的層面影響比較大。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02_cal_results2.png

(圖) 螢幕校色的另一個重要項目,色差(color difference)或是Delta E愈小愈好,代表色彩愈準確。

前面說過,白點色溫,以及Gamma都有可能影響到Delta E的準確性,從這個結果來看是非常理想,均遠小於建議值,換句話說,用肉眼是很難察覺到顏色的差別,這也是我們要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校色的基本原理是這樣:完成校色後,首先會有新的Gamma曲線(R/G/B各一),這個Gamma曲線將會決定顯示卡輸出的Gamma與色溫特性,另外一個則是XYZ Matrix,用來透過修改顯示卡的LUT(Look-up Table)將不準確的顏色修正,這兩者其實是分開來運作的,前者會套用到所有的顯示影像,也就是說使用者會明顯感受到色溫的改變,但後者則需要軟體支持XYZ Matrix轉換,兩個都成功運作才是完整的顯示色彩校正流程,因此校色是非常需要軟體的支持,這個在軟體的部份會詳細說明。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03_cal_results3.png

(圖) 一般人比較少注意到的,灰階的色偏(RGB gray balance)也是很重要的,對於背光源的LCD影響比較顯著。

灰階的色彩平衡跟螢幕的預設色溫有很大的關係,這代表灰色是有色彩的(理論上應該是中性),這也是我們必須要避免的,由於暗部的呈現是LCD的罩門,因此RGB gray balance通常表現也沒有很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04_cal_results4.png

(圖) 真正的校色,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對於各種顏色進行校正。

這裡只列出龐大數量的測試色塊中其中一小部份,精準的校色是費時的,需要測量大量的色塊(數百到數千以上),很多螢幕號稱出廠時有校色,並附上ICC Profile與校色報告,但不代表校色的精確度高,最保險的方法還是自己準備一個光譜儀校色器進行校色,還可以解決日後螢幕老化的校色問題。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05_Benq_cal_curve.png

(圖) 一個好的螢幕在校色後,必須要儘量降低損失的色階,以此圖為例,8 bit色階在校色後,每個通道約損失了12個色階,這已經是非常好的結果。

除了Delta E報告,最重要的校色結果莫過於校正曲線(Calibration Curves),一個螢幕適不適合用來做影像處理由此可知,從圖中可以知道,校正曲線幾乎是線性的(一直線),而最下面有個很重要的數字(244/256),其表示一個R/G/B通道裡,原本可以呈現256色階,套用了這個校正曲線後剩下244色階,可不要小看這個數字,許多筆記型電腦與螢幕校正完可能都達不到220色階,甚至更低,而專門為美工與影像處理而生的高階顯示設備,校色的結果也很接近這個數字,這代表了沒有任何一台螢幕是不需要校色的,甚至,不是某品牌或是價位愈高的螢幕效果就愈好,圖中是筆者螢幕的校色結果,是屬於非常平價的機種。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05_Tone_response_curve.png

(圖) 校色軟體通常會一併顯示當前螢幕的色調響應曲線(tone response curves),從這裡可以看出所有LCD螢幕的通病,也就是暗部(接近橫軸0處)有些微凸起,表示暗部並不是真的全黑,而是有些微亮度,這也是LCD螢幕對比不佳的主要原因。

這是色調響應曲線,他顯示的是這個螢幕的特性,幾乎很少有螢幕能夠呈現一條直線,大部分的LCD暗部(接近(0,0)的地方)都會凸起,偏離愈多,暗部凸起愈高,對於校色也愈不利。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06_Gamut.png

(圖) 另外一個就是顯示器涵蓋的色域範圍,然而並不是涵蓋率愈大,顏色就愈準,也有100%涵蓋,但校色完後色階嚴重喪失,色差降低不下來的例子,圖中為sRGB的色域。

這是校完色的sRGB色彩空間涵蓋圖,從右邊的資訊可以看到涵蓋率為92.7%多,現今大部分的螢幕都可以達到這個水準,甚至更好,但是涵蓋率高與顏色的準確性其實是一點關係也沒有,有很多涵蓋率高的螢幕甚至超過100%,但是Delta E也很高,掉色非常嚴重,因此色彩空間的覆蓋率只要不要太低即可,重點還是前面提到的一些校色結果。

選擇適合校色的螢幕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07_Good_uncalibrated.png

(圖) 一個適合校色的螢幕,必須俱備幾個基本條件:白點色溫接近6500K,亮度可以調整到接近120cd/m^2,以及Gamma必須接近2.2,最後則是Delta E愈小愈好(圖片來自tftcentral)。

有些很棒的網站非常適合用來判斷螢幕適不適合校色,這也是螢幕「適不適合用來修圖」的前提,例如這張圖出自tftcentral [1],這個網站會以sRGB標準來對螢幕進行測試,可以讓我們很方便的知道這個螢幕的特性與偏離sRGB的程度,以作為買來校色的考量,以上圖為例,色溫,Gamma都很接近sRGB,平均Delta E為2.8,其實是很不錯的預設表現,事實上,任何螢幕在沒有校正的情況下要達到很低的Delta E是蠻困難的,因此這個螢幕是很適合用來校色的。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08_Lum_table.png

(圖) 測試網站提供的亮度設定與真實亮度的參數表,由於許多螢幕的預設值都遠超過120 cd/m^2,利用這個表可以了解到這個螢幕是否有能力調整到想要的亮度值。(圖表來自tftcentral網站)

tftcentral還提供了螢幕亮度的設定值,可以看到現在的螢幕亮度實在是高到嚇人,大概是希望在太陽底下也能使用,而在室內使用如此高的亮度會對眼睛產生不適,因此先確認是否有辦法達到120 cd/m^2,由表中可知將螢幕亮度調整到13以下即可達到,螢幕最低為90 cd/m^2,已經足以應付大部分的情況。

如果想要更低的亮度,通常是有長時間閱讀網頁或文件的需求,這時建議直接進入顯示卡的設定裡調整亮度,要多暗就有多暗,一般100 cd/m^2就能達到比較舒適的亮度。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09_Gamma_setting_table.png

(圖) 螢幕的Gamma設定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可以知道這個螢幕在mode 2是最接近Gamma 2.2的,如果不管怎麼調都沒辦法接近2.2,代表這個螢幕校色後色階將會損失嚴重。(表來自tftcentral)

早期的螢幕gamma能調整的選項不多,也造成了一旦偏離2.2,怎麼校正都救不回來,從這個表可以知道這個螢幕的Gamma模式2是最接近2.2的,偏離度只有1%,因此非常適合校色,Gamma的表現可以決定該款螢幕是否將從我們的校色螢幕清單中淘汰掉,因為白點色溫還可以靠螢幕的Custom顏色調整來修正,但Gamma一旦無法接近,就只能兩手一攤,眼睜睜地看著大量色階在校色後喪失,有關Gamma的由來會在其他地方提到,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有其歷史包袱,無論如何,我們都以2.2為主。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10_Temp_table.png

(圖) 白點色溫是另外一個重點,牽涉到色階能保留到何種程度,從這邊可知Normal已經很接近6500K了,若使用Custom模式則可以更為接近。(表來自tftcentral)

再來就是白點的色溫,從上表可知Normal情況下就已經很接近6500K了,實際校色時通常會進入螢幕的Custom模式直接調整R/G/B通道,而從這邊可知這台螢幕的硬體預設值已經很接近sRGB標準,因此很適合用來校色。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11_PWM.png

(圖) 現在的螢幕預設亮度都超高,降低亮度時,需要注意是否有閃爍的現象,這是因為很多LCD的亮度是由背光源一閃一滅的頻率來達到降低亮度的效果,利用人眼的視覺暫留會感覺到亮度變低,也因為這樣,低亮度下比較容易因閃爍而造成眼睛的不適,這樣的機制下,LED背光的閃爍現象會比CCFL(冷陰極管)還明顯,因此這也是要考慮的重點之一。(圖來自tftcentral)

最後tftcentral還提供了螢幕在各種亮度設定下閃爍的程度,這是因為現今很多螢幕是靠所謂的PWM調光來降低亮度,簡單來說,利用一明一滅的時間間隔與頻率,以及人眼的視覺暫留來達到整體的亮度的變化,以CCFL(冷陰極管)做為背光源時並不會造成太明顯的閃爍現象,因此這種PWM調光是蠻普遍的,到了背光源以LED為主時,一個說法是由於LED的餘暉效應(也就是從明到滅衰減的時間,通常不會瞬間衰減,而是有個過渡時間)沒有CCFL明顯,因此更容易讓人眼察覺到閃爍,無論如何,我們知道現在的螢幕亮度都超高,經常需要降低螢幕的亮度,如果出現明顯的閃爍就可能會造成眼睛不適,當然我們也必須知道,無論是傳統的電視機,CRT螢幕,或是日光燈,都是屬於固定頻率閃爍的發光體,因此這個現象對視力的影響還是需要更詳細的討論與驗證,上圖顯示這個螢幕並沒有PWM調光的現象,任何亮度下都沒有閃爍的問題,因此排除了這些疑慮,這也是選購螢幕時可以考量的因素之一。

另一個LED背光源延伸出來的問題就是所謂的「藍光危害」,這個議題在網路上討論得很熱烈,原因是來自於許多螢幕所採用的LED其實是以藍光透過螢光粉激發出黃光的WLED,兩種波長範圍的光譜(藍+黃)混合而變成白光,可是這樣一來,頻譜的藍光部份有非常高的凸起,被認為有可能對眼睛的黃斑體造成傷害,有些螢幕甚至搭載了所謂的「低藍光」模式,其實說穿了,就是調整螢幕的亮度以及R/G/B通道的數值,讓色溫偏黃,亮度降低,自然藍色的強度也會跟著下降,在這種模式下,顏色當然是極不準確的,但是對閱讀白底黑字的網頁或文件的確有舒緩視覺的效果,「低藍光」是不是噱頭仍然眾說紛紜,這是因為藍光危害的前提與亮度、環境有關,也就是說,螢幕亮度愈高,環境亮度愈暗,愈有可能觸碰到藍光危害的危險值,這就是關燈看手機對視力傷害很大的主要原因,面對白底的畫面,最好的方法就是降低亮度,同時降低藍色,保持一定的觀看距離,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眼睛接收到藍光的強度,維持在安全的區域內。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16_Reading_mode.png

(圖) 閱讀模式的校正曲線。

要達到所謂「低藍光」的方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去顯示卡的控制軟體降低Blue的數值,同時降低整體的亮度,還有另外一種方法是利用校色器產生一個「閱讀模式」的校色檔,其最大的好處就是在某些作業系統裡(例如Linux)只要使用快捷鍵就可以在不同的校色檔之間切換,遠比進入顯示卡控制台或按壓螢幕的按鈕還來得方便迅速,這個方法會在校色的奧秘一節中介紹。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12_Bad_delta_E.png

(圖) 這邊舉一個不適合用來校色的例子,從圖中可以看到預設的色溫偏離6500K,Gamma來到2.3,而Delta E則很高,但是這個螢幕其實是高價位的廣色域螢幕,這代表不是螢幕愈貴,色域愈廣就愈好,有時反而會弄巧成拙。

一個適合校色的螢幕要符合非常多條件,缺一不可,Gamma最重要,色溫次之,最後則是Delta E愈小愈好,但是這些要素並不受價格與品牌的影響,高價位的螢幕,甚至是廣色域螢幕,也有很多是不適合用來做影像處理的,最重要的是,任何螢幕都必須要經過校色才有可能達到準確的色彩呈現。如果用色溫不太正確的螢幕進行影像色彩的調整,將會導致不正確的調性,對於膚色的影響尤其深遠。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13_Bad_temp.png

(圖) 這張圖看似比上一張圖好多了,但是關鍵的白點色溫,會讓校色完的色階大大的喪失,因此一個好的螢幕其實各方面都必須要滿足,不能只看某幾項。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14_Dell_cal_curve.png

(圖) 這個是上面的螢幕校色後的結果,可以看到色階損失了26階,這就是白點色溫不準確的問題所在。

這是高階螢幕的校正曲線,因為色溫與Gamma的偏移,而導致喪失了更多色階,但這已經是很輕微的了,大部分的筆記型電腦,校正後損失40階以上是家常便飯的事,由於筆記型電腦大多無法調整色溫與Gamma,因此出廠的預設值就額外重要了,而這方面的資訊也比較缺乏,是很可惜的地方。

../../../arch_2013/files_2013/M43/colorspace/15_eizo_cal_curve.png

(圖) 這是另外一個螢幕的校正曲線,喪失的色階約19左右,這個螢幕和前幾張圖都是來自於高階與高價的品牌螢幕,反而是我們前面提到的幾個良好的校正結果,都是來自於某款平價的螢幕,這說明了價位與顏色準不準其實是兩回事,透過測試網站判斷螢幕是否適合校色才是最準確與科學的方法。

就算是價位高昂的日系品牌,也未必能得到完美的校色結果,價位其實是反應在用料與穩定性,還有一些額外的功能,但是這些與色彩準不準確是兩回事,有些繪圖專用的螢幕具有很高的色彩位元(>=10bit),同時內建硬體校色的功能(通常是內建光度計),透過修改螢幕硬體的LUT達到校色的效果,這樣的作法有好有壞,好處是方便,以及掉色的程度將是最少(甚至是沒有掉色),但是會受到軟體的限制,例如Linux下可能就無法發揮這些功能,另外光度計的準確性以及校色的方法也是比較不確定的因素,螢幕老化時,硬體校色是否還能維持相同的效果則是無從得知,這類螢幕通常也非常昂貴,是平價螢幕的5~6倍,當然,便宜的螢幕也未必毫無缺點,例如比較容易故障,或是品質不一,都是必須要小心注意的,除了保固,亮暗點以及螢幕顯色的均勻性都是需要實機檢查與測試的。最後,非常不建議在賣場比較不同螢幕的色彩呈現,因為螢幕的觀賞特性會受到角度、訊源與預設色彩模式的影響,而且通常愈鮮艷亮麗的畫面就要愈小心,因為這代表該色彩模式「加料過多」,校色後恐怕大量喪失色階。因此最好還是到測試網站去尋找測試數據,儘量以「包含校色結果」的測試為依據。對於新上市,尚未有測試報告的新螢幕則建議暫時不要碰,以免買到不如預期的產品,選擇已經上市一段期間的螢幕,品管的評價與各方面的測試都會比較齊全,也更容易判斷適不適合用來進行修圖作業。

總而言之,針對「美工、修圖、後製影像」為目的的螢幕選購可以歸納出幾個重要的觀念:

  1. 由於sRGB/Adobe RGB/CMYK的色域都無法涵蓋人眼的可視範圍(CIE 1931),因此任何一張數位照片都是不可能忠實呈現原始景色的色彩。
  2. 校色是為了維持「後製一致性」的重要工作,用沒有校色的螢幕來調整影像色彩的意義不大。
  3. 任何螢幕都「持續」需要校色,這是因為螢幕都會老化,沒有不需要校色的螢幕。
  4. 校色=掉色,好的螢幕=掉色比較少的螢幕。
  5. 判斷螢幕好壞的順序是Gamma、白點色溫、Delta E、再來是亮度的範圍、降低亮度時的閃爍程度、對比、以及色域的涵蓋範圍等,而不是畫面是否鮮豔動人,亮度是否夠亮。
  6. 進入廣色域(Adobe RGB)前,應該先把sRGB的校色作好。
  7. 不要以賣場裡展示的螢幕作為比較色彩呈現的依據。
  8. 不要搶購剛上市不久的螢幕,除非有完整的校色測試與品管心得可供參考。

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校色器上述這些項目才有意義,而長遠來看,投資「光譜儀」是最值得的方案,因為他的準確性、泛用性以及對色彩的靈敏度凌駕於「光度計」之上,市面上比較平價的「光譜儀」大概只有一兩家,售價約落在10000~15000之間,相當於一台螢幕的價格,購買後除非故障,不然可以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有經濟上的考量則可以採用租借或與親朋好友一起合購的方式,大家輪流使用也是經濟又實惠的方法。

[1] http://www.tftcentral.co.uk/reviews.htm

Comments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 2016 M43幸福之路/OASYS
Share